第一章
获颁全国科技奖国医年鉴介绍详
(摘编)
自题
卅年跋涉乐悬壶,救死护伤奋钝愚。
精炼良方疗痼疾,弘扬国粹带高徒。
秉承人道行天职,效法良医仰大儒。
创办集团求发展,与时俱进绘鸿图。
《自题》这首诗,承载着郑伟达教授一生恪守的信念。
年新年伊始,刚刚从福州返回北京的伟达医药集团(香港)董事局主席郑伟达先生,便接到南京社区医疗集团董事长孙守存先生的电话,孙董事长邀请他抵宁出席该集团新年年会,同时,期待与伟达医药集团开展社区医疗合作。
“好,好……我安排一下时间,一定准时出席贵集团年会!”郑伟达欣然应允。
身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的郑伟达,对全国各地社会办医方面的事,也非常重视,总是有求必应。他说:“社会办医,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
华灯初上时才在家里落脚的郑伟达,放下行李,未及休息,医院。与他并肩耕耘了20多年的得力助手许鑫拦住了他,“都这么晚了,就别去医院了吧。先吃饭,好好休息一下,明早要上门诊,下午还要飞南京,你这么连轴转,身体哪里能受得了?”志同道合者,有着同样心灵的宽度和灵魂的深度。
“我去了就回。有几个住院病人我得去看一看,医院,我心里不放心啊!我会在车上眯会儿,放心吧。”
郑伟达和许鑫类似这样的对话,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司空见惯,多数情况下,最终都是许鑫妥协。
片刻,郑伟达乘坐的车,消失在夜色中。
在车上,郑伟达还是没闲着。他从包里拿出诗歌创作笔记本,再次对“贺2O16年元旦”的诗作《七绝》进行润色。诗曰:
一元复始贺新年,鼓乐声中万象妍。节日共欢诗意急,飞书万里友情牵。
40分钟后,医院。他到病房巡视了一圈,向几位刚入院的病人一一问询,不仅问他们的身体症状,还关心他们来自哪里,有没有亲属陪护,来北京治病生活上有没有什么不习惯……
一个多小时后,他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的白天刚刚收到的最新一期《中华儿女》杂志,心里顿生一丝温暖。手捧这本介绍自己的刊物,郑伟达感到荣耀的同时,也感到了所肩负的压力。他忽然感觉到有些累了,便坐下来翻看期刊。这时,他才觉得饿了,从抽屉里拿出家人平时给他备着的食品,边吃边看。
郑伟达的事业与生活,就这么交织着,周而复始。
年近六旬的郑伟达,仍精气神旺盛,动力不减,一方面是作为名中医,有自己的养生之道。他长期服用自己研发的保健食品“参灵胶囊”,身体中产生了免疫调节阴阳功能。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另一方面,他一直渴求成为“儒医”,践行自己“秉承人道行天职,效法良医仰大儒”的承诺。这是一根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不知疲倦地前进。
《中华儿女》专题报道称:大医精诚,体现在一个人的学识、经验和品格上。郑伟达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大医精诚的人。他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广博的学识很多时候像喷泉一样,水花溅射似的凝结在他的诗篇里,放射着作者内在品格的光芒。他数十载如一日,精心医治患者,对病人高度负责,无论贫富,一样施治,让人品评出“心正药自珍”的境界与滋味。
郑伟达的名片上写有以下身份: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农工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福建省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医院院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农工党中央医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国际健康健美长寿研究会副主席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郑恒公源流文化研究会会长
《诗国》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副社长
……
从这一长串的职务中,人们可以看到它背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看到郑伟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忙碌的身影。这是一个传递慈爱的身影,也是一个散发着正能量的身影。
郑伟达的医学成就,不仅被主流媒体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治疗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