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文献原文阅读费时费力,最新研究进展又不可不了解,如此矛盾怎么是好?
不急,儿科君给你奉上中文编译版。看看发表在各大牛刊(儿科期刊影响因子最新排行点此查看)的文章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病毒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约1.6%~4%伴发呼吸暂停。咖啡因是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标准治疗药物,一些研究指出,其可以改善呼吸暂停合并支气管炎。然而,咖啡因有许多副作用,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癫痫发作等。
美国的Khalid教授等,设计了一项双盲实验,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性呼吸暂停使用咖啡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TheJournalofPediatrics杂志上。
研究对象纳入
年龄≤4月龄且诊断为病毒性支气管炎相关性呼吸暂停的患儿。
排除
患儿如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排除研究:
癫痫症、胃食管反流疾病、可疑败血症、既往肾或肝脏疾病史、先天性代谢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或呼吸道先天性异常、低血糖症或电解质紊乱、在家进行咖啡因治疗。
最终,年10月至年5月住院的85名患儿纳入研究。
研究方法所有患儿连接心肺监视器,以确保药物干预前都处于安全状态下,并记录每次呼吸暂停的发生。患儿接受胸部平片检查,鼻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检查。
分组
患儿首先以胎龄进行分层(34周胎龄或≥34周胎龄)然后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1.实验组
共43人,单次静注15ml,25mg/kg咖啡因。
2.对照组
共42人,单次静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疗效评价标准1.主要标准
从静注药物开始,至24小时无呼吸暂停期的时间间隔。
2.次要标准
药物使用后的第24、48和72小时呼吸暂停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
氧疗的持续时间;
喂养耐受时间;
PICU住院时间;
总住院时间。
研究结果结果显示:
呼吸道病毒阳性率2组相似(安慰剂组78%,咖啡因组84%)。
从静注药物开始,到24小时无呼吸暂停期的时间间隔,咖啡因组28.7小时,安慰剂组29.1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咖啡因组PICU住院时间显著增加,但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影响。
呼吸暂停发作的持续时间咖啡因组显著缩短,但临床意义有限。
第24、48、72小时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无创和有创通气支持,2组相似。未发现安全性问题。
亚组分析结果:
对≤28天龄的37名患儿进行亚组分析,咖啡因组20人,安慰剂组17人。
从研究药物静注开始到24小时无呼吸暂停期的时间间隔,咖啡因组28.0小时,安慰剂组32.8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呼吸暂停在第24、48和72小时的发生频率2组相似。
结论因此,咖啡因的单剂量静注,不显著减少支气管炎相关性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研究结果不支持常规使用咖啡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性呼吸暂停。
专业英语复习一下(读音为美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pni?]syndrome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
编辑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