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的公益传播里面,我们发现体质虚寒引发的疾病,是我们见到的几乎是98%,甚至更多的案例,包括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虚寒和寒湿的体质,伴随着丰富的食物,丰富的娱乐,和这个时代向我们扑面而来。
自始自终,
我们要教给妈妈们的,并非如何医治。
而是如何健康的生活着。
中国传统文化衰落。西方生活方式进入国门,短时间内改写了中国人的生活,短时间内摧毁了中国人的体质。如今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承受各种错误的生活、育儿方式带来的健康恶果。
四季反常:空调暖气的副作用
Sesonalanomaly
健康的自然环境,是冬冷夏热。
可是暖气让北方冬天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上,冬不藏精,阳气收藏受损;空调让夏天室内温度在10-20度,夏天伤阳,阳气无法升发。
孩子们在产房出生,从小吸入的第一口空气,就是带着空调味的冷气。宝宝从母体出来,原本被温暖包裹,结果一呼吸,就遭受了巨大温差,肺部首先遭受寒邪。想要改变孩子体质,首先要让孩子恢复夏热冬寒的正常四季生活。想要深入学习这一点的家长,推荐看看徐文兵老师讲的《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
对于医生来说,只了解“冬寒夏热”还远远不够。还要懂河图洛书,五运六气,才可做到”上工治未病“。因为中医是一门时间与空间的医学,五运六气、河图洛书、阴阳术数,是中医的必备知识。北川先生谈到中医传承问题严峻,必须要重新恢复中华传统文化,我是点个赞的。但我对中医未来比较乐观,是因为学好《伤寒杂病论》仍可以做个治已病的下工。并不是说五运六气等古中医理论不重要,而是相对于更无效的现代西医,《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上的疗效,足以保住中医延续法脉。
有的医生可能说,那么温病呢?我说经方可以治温病你信吗?我接手了不少孩子的“温病”,经过温病派各种寒凉药物摧残后,最后都是用经方治好的。倪海厦医生认为温病学派的出现是中医的衰落;李阳波先生认为汉唐以后中医就在逐渐衰落了,到了清朝已经是衰到极点。结果呢?穷则思变,中医又在清朝、民国开始慢慢出现复苏现象,出现了一批恢复中医正法的大医。所以北川先生如果真的笃信传统文化,那么应该等待中医否极泰来,阴极转阳的曙光。
饮食寒凉:各类寒凉食物引发的疾病
EatingClod
冰箱的普及,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各种冷饮,生冷水果,脾胃大量受寒。脾胃乃后天之本,食品安全的恶化让孩子从饮食上能吸收到的大地精华极少极少,毫无营养的勾兑奶制品,各种食品添加剂,农药、激素、抗生素等调和而成的三餐与零食,让孩子脾胃非常虚弱,体内毒素超载。看到孩子脾胃虚弱、寒湿,生长发育得不好,家长们误以为孩子吃不饱而营养不良,每顿都给娃塞得满满的,买各种补品乱补一气,孩子们原本虚弱的脾胃负荷真是苦不堪言。
有些家长说我相信中医,我用中医育儿。于是看到专家说,夏天热,要吃绿豆海带下火,西瓜香蕉清热;多吃新鲜水果,多喝酸奶牛奶。结果熊孩子又被摧残了一把。为啥?这些全是寒凉食物。
例如有个5岁男孩,妈妈在专家指导下给他每天一个猕猴桃,说需要“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坚持吃了一年半,出现顽固难愈的咳嗽。小儿脾胃娇嫩,猕猴桃性寒凉,长期食用使得脾胃重伤。
例如有位家长,带着7岁黑眼圈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体质很差。“但是我很注意中医养生啊,长期给孩子煮百合、绿豆、薏苡仁、莲子心吃”。我默默拿出药典让她自己查,给孩子吃的一堆全是寒凉之物。
再例如,有个患哮喘8年的女孩,吃一小只螃蟹腿,哮喘大发作一次;吃一口冰淇淋,哮喘大发作一次;吃一次燕窝,哮喘大发作一次。我看到此类因为吃了寒凉食物而生病的故事,真可以写一本小说,书名就叫《警世育儿录》。
《黄帝内经》谈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人体是“外热内寒”,因而腹泻的病人最多见于夏天。体内寒本应该吃姜护阳,但是如今的养生育儿理论却违背了古中医的哲学,滥用寒凉。可见北川先生所谈,中华文明的衰败,不是只影响了中医的成才,更可怕的是让民众的中医观念走向阴寒当道的误区。
预防接种:造成寒湿且需要密切善后
vaccinum
谈到这点比较复杂,而“复杂”不是医学本身引起的。有位英国医生发布了关于某疫苗与自闭症的关联性研究,最终被吊销了行医资格。小女子挺怕怕。但是5岁前的儿童,身体变寒湿与这个问题关系太密切了,我扶阳药用这么多,可能一半的药量是在给预防接种善后。其中一个原因,是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内,含有重金属,例如流感疫苗含铅。从中医的角度观察,重金属在体内的表现就是寒湿。而这种寒湿,不仅仅让儿童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还会伤害神经系统。
除了重金属问题,我再从中医、人智医学两个角度来谈谈预防接种对儿童的影响。
现代西医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包括了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从中医来看,这些均属阴邪。意思是说,就算不含重金属,预防接种的制品来源本身就阴寒。如果儿童体质好,阳气充足,有能力通过自身免疫力把这些阴邪排出体外,那么还算庆幸。而如今的儿童大多阳虚,再预防接种注射阴寒之物,就很容易寒入三阴深层,伤害到较重要的脏腑,对身体伤害比较大。
如果家长认为不得不做预防接种,至少需要把孩子接种前的保护、接种后的善后工作都做充分。例如只选择国家规定的疫苗,其它疫苗尽量不打;并选择在孩子体质较好,生活较规律平稳,天气较好的时候去打。一旦预防接种后孩子出现发烧,千万不要用退烧药,一定要给孩子机会通过发烧把阴邪排出来。如果无法自然退烧,或者家长没有把握自行处理,那么请寻找懂得保护阳气的经方中医支持。
从动机上,现代西医认为预防接种可以帮助人体获得对某些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传染病,原本是出于善意。可是,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小儿传染病”对儿童有害的认知上。儿童传染病的深层意义:是孩子阳气提升的过程
人智医学却发现了“小儿传染病”更深层的意义,并提出了“儿童期疾病”的概念,强调了这种现象更偏于“生理性”而非“病理性”。这是儿童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些步骤,如果能以自然的方式帮助儿童度过,对儿童成年后的身心智健康整合,非常有帮助。简单地说,就是“小儿传染病”不该预防,而要经历。在德国,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比一般学校患麻疹的发病率要高得多,但患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病的几率却低得多。因为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不给孩子做预防接种。
与“小儿传染病”密切相关的,是人智医学如何看待“发烧”的本质。古典西医,并不把人体出现的各种症状当做“敌人”去消灭,而是当做“朋友”去支持。例如发烧,是一种宝贵的人体自我修复的现象,尤其对儿童建构强壮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我通过中医实践明显观察到,当使用中药或艾灸,提高儿童阳气后,孩子会出现几次有益的”发烧“,这些发烧阶段非常珍贵,绝对不可以用退烧药,不可以用寒凉药,而需要做好儿童的护理,让孩子有机会自然的经历。这些阶段最难熬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只要护理孩子经历过几次健康发烧的家长,最后会看到欣喜的结果,就是熊孩子的体质变好了。
两次高烧让慢性鼻炎完全康复
例如有个男孩患慢性鼻炎,妈妈每晚给他用艾盐包热敷腹部保健,一段时间后,男孩出现了一次“感冒发烧”,他妈妈坚持自然的方法,不用任何西药或寒凉中药去压抑症状,陪伴儿子度过了几天发烧的历程,此后男孩的鼻炎好了很多。他妈妈很受鼓励,又继续睡前热敷腹部,不到一个月,小男孩又发了一次烧,这次比上次烧得更高。但等慢慢退烧之后,他的鼻炎完全好了。通过热敷就能启动发烧的自我疗愈,可见这个小男孩体质算比较好的。有些孩子虚寒较严重,要么很久不发烧,要么就高烧难退。这些比较复杂的发烧一定要请懂扶阳的经方中医治疗,不能盲目的靠自己硬抗。
电子科技:透支肾精
electronicproduct
各种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电视,手机,电子玩具让现代儿童的童年远离了大自然,备受高科技的摧残。因为儿童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在0-7岁前,无法承受电子污染,信息超载。看着电视前的孩子傻呆呆的样子,家长没有感觉到森森的担忧吗?
从中医角度看,神经系统属于肾阴,属水,需要能够收藏才能把阳气储存起来,相当于把电池能量储存起来。可是过早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使得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会透支孩子的肾阴,让阳气收藏乏力。再加上本身阳气虚寒,我观察到阳气浮越在外的孩子很多。表现为多动,亢奋,难以集中精力,难以入睡,或者晚上盗汗,蹬被子,睡眠不稳;以及各种真寒假热的“上火”等。
我遇到的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腮腺炎等“炎症”,一做经络检测全部都是寒症。要么外热内寒,要么上热下寒。例如有孩子又有麦粒肿,又尿床;有孩子有咽炎,却四肢冰冷,需要仔细辨证,才可发现是阳虚,寒邪已入三阴。有些儿童一感冒就是太阳少阴合病,我不敢轻易给孩子用附子,就叮嘱家长认真做艾灸。如果是我自己的熊孩子,附子已经毫不留情的用上了。
晚睡:早睡的孩子自愈力好太多
stayuplate
严格的说,儿童睡眠过晚引起体质变差的危害最为严重,应该最先来谈。可是由于孩子睡眠不佳与电子科技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我就放到了最后。由于电视,电子游戏的普及,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熬夜。我有位朋友的女儿未满1岁,就跟着她每晚熬夜到11点以后才睡觉。殊不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睡比吃重要得多得多得多,因为太重要所以要说三遍!夜晚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更是儿童的身体自我修复与疗愈的黄金期。阳气需要在晚上收藏,参与造血、排毒、修复、生长等功能,孩子熬夜相当于让身体的电力长期不足,各种健康问题就逐渐加重。
7岁前的小孩,最好能够7-8点上床,睡得饱饱的,好好收藏阳气。由于孩子的自我疗愈力比大人强很多,能“早睡觉”的孩子,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自我疗愈而康复。现在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年龄虽小,开始熬夜的历史却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早,体质被伤害得非常严重。不重视让孩子早睡的家长,我没办法接个案,因为长期让宝宝熬夜,又要宝宝康复,“臣妾做不到啊!”
让孩子阳气受损的生活方式如此普遍,再加上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照射的阳光越来越少,呼吸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吃到高品质的食物越来越少,运动越来越少。。。阳气在各种损耗中,得不到及时补充。加上父母遗传的先天阳气不足,所以现在的儿童很早就出现了阳虚,和古代的中医儿科分析的小儿体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假如张仲景穿越到今天,也会被惊吓得长吁短叹吧!
注: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很多家人朋友已经意识到了西医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有很多西方国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医药。咱们下面就谈一下艾灸法对儿童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优势。
疾病早期用艾灸不仅可有效消除临床症状,还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并发症的功效,未必一定要选择打针或输液。
艾灸应用整体观念,辨证施灸。只要辨证准确,对疾病效果明显,可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其他西药给身体带来的毒副作用。
艾灸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呢?
1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等调治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梅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
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2补脾益肾,扶阳固本这个是从作用上来讲。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医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喂食辅食时,伤了脾胃,因为他没有这个火力来化食物,尤其若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去告诉他,多给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给补回来。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3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
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别好。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4补益中气,升阳举陷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中气就是脾胃肝的气。
5温通经络,除邪止痛艾是特别好的能疏通经络的植物,一个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气血充足、经络通畅,当你有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亚健康就远离你了。尤其当孩子腹痛的时候,灸一灸,很快疼就没有了。
6祛风解表,去湿逐寒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7调整阴阳,平衡五脏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8防病保健,增强体质我们用艾最主要来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包括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他也是用灸法进行预防保健。
小儿艾灸保健的几个主要穴位小儿艾灸保健的好处: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缩短病程;减少用药;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1、身柱1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2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2、神阙1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2我们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悬灸肚脐,来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治疗保健。
3、公孙1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2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儿童常见病艾灸方法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腧
艾灸时间: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咳嗽:表现为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腧。
艾灸方法:灸法艾条温和灸,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咳嗽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如果咳黄痰,流黄脓鼻涕表示为:风热咳嗽,可配合清热止咳的药物治疗;如果咳清痰,流清涕为风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风的药物配合治疗。
3.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状。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和足三里。
艾灸时间:神阙和关元20分钟即可,足三里可以10分钟。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次数增多会造成脱水,一定给孩子多喝水。
4.厌食: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小儿厌食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
小儿艾灸时间:视小儿的年龄,一般开始艾灸,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穴5分钟做起,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最多每穴10分钟,不要太久。艾灸的热度取决于治疗的效果,有的孩子不配合,治疗效果就差一点。
5.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腧。
艾灸方法:治疗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太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两侧肺腧穴艾灸,可以用两个单眼艾灸盒,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偶有。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小儿哮喘:咳嗽,喘息,运动后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风门、肺腧、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悬空灸,来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
注意:因小儿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易动,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离及温度防止烫伤。
7.个子矮小,发育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黄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艾灸方法: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小儿夜啼: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通宵达旦,或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
艾灸取穴:劳宫,中冲,神门,神阙
灸法:1.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于每日临睡前施灸。2.用艾炷隔姜灸,在劳宫、中冲、神门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3.用艾炷隔盐灸,取适量食盐纳入脐窝,上置艾炷,每次灸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儿童艾灸常见问题释疑★
1、小孩子适合艾灸吗?
非常适合。中医重视“治未病”,即在疾病的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艾灸,可强壮机体,增强体质,尤其适用于小儿娇嫩之体,尤其对于小儿常见慢性疾病,艾灸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既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无创伤优势。
2、小孩子艾灸有副作用吗?
没有副作用。但是要注意烫伤,还有不要吸入太多艾烟。(艾灸时带口罩)
3、小孩子最小几岁可以艾灸?
小孩子艾灸没有岁数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儿也可以放心艾灸。《万病回春》就记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随用艾火熏蒸,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壮固根蒂,熏蒸本原,却除百病。”
4、艾灸可以治愈和改善哪些小孩子常见病?
艾灸治愈和改善多数小儿常见病,如小儿腹泻、食积、感冒、咳嗽、哮喘、鼻炎、发育迟缓、厌食、近视、弱视等。
5、在临床上,艾灸可以明确治愈的儿童常见病有哪些?
在临床上,艾灸可以明确治愈和完全控制的小儿疾病包括——感冒、百日咳、过敏性鼻炎、腹泻、食积、厌食、生产发育迟缓等。
6、给小孩子做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须用高比例艾绒,因为关于艾条,中医中有杂质多伤肌肤,枝梗多损经脉的说法,故幼儿忌用劣质艾;
二、儿童皮肤娇嫩,艾灸时宜行艾条温和灸,时间亦不宜过长(以一个穴位5-10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
7、给小孩子艾灸应该用什么比例的艾条?
20:1及以上,另外最好用陈艾,以三年艾为最佳。当年的新艾忌用,因为新艾会灼伤经脉和肌肤。当然,当下艾灸市场混乱,务必选择可靠的艾条商家。
8、小儿艾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小儿艾灸常用穴位有神阙、身柱、大椎、风门和三阴交。
---灸神阙可强身除病,这也是小孩子在幼儿期防病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灸身柱可改善机能,小儿体质虚弱,易外感患病及久病不愈者一定要灸身柱;
---灸大椎加强免疫,儿童常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身躯,提高免疫力,对外感人群及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
---灸风门可祛风固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一切风疾,像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必灸风门;
---灸三阴交促进发育,儿童常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有助生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尤能促进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还可防治遗尿。
9、艾烟伤肺,可以给小孩子用无烟艾条吗?
不推荐使用无烟艾条,因为在临床上,有烟艾条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在艾灸的时候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太多艾烟。
10、给小孩子艾灸,什么时间最好?
以上午最佳,顺应身体阳气生发艾灸,最是事半功倍,疗效也最好。尽量少在晚上进行,因为艾灸会鼓动阳气,容易导致失眠。
如果你喜欢且认同艾灸
如果你在艾灸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
可以添加下面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