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脏肿胀、充血出血、肾脏苍白、尿酸盐沉积等。轻者可导致雏鸡生长受阻,成年鸡生产性能下降。重者可引起大批量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家禽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与其它动物不同,因为家禽肝脏中缺乏精氨酸酶使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为微溶的尿酸盐。正常情况下机体生成和排除尿酸盐是平衡的,当肾脏功能障碍时机体排泄尿酸盐的速度减慢,或机体内生成大量尿酸盐,超出了肾脏的正常代谢值,使微溶尿酸盐在肾脏和体内大量蓄积;在肾脏内蓄积呈现肾肿胀苍白、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而出现花斑肾,有的在输尿管内大量蓄积形成两条白色结晶柱,使得机体排泄严重受阻。不能排泄的尿酸盐沉积在体内各器官表面和关节腔内形成白色结晶,造成内脏型和关节型通风。
鸡肾脏结构:禽类的泌尿系统很简单,仅有肾和输尿管。占体重的1—2.6%,质软而脆,易破裂,分两侧,每侧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较圆,中部狭窄,后部略膨大。
肾脏的作用:纳气固水、溶解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溶解血糖,氯化钠等代谢产物、将上述代谢产物自肾小球渗出成原尿、原尿行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血糖、氯化钠和大部分的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
从中医理论讲:“肾亏则脾虚”脾为机体的免疫器官,肾受损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也是当期疾病易发且不易治愈的原因之一。
肾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总体分析有:营养因素、疾病因素、饲养管理因素、药物和毒物等。
一、营养因素造成的肾损伤
由营养因素造成的肾损伤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痛风。
其原因:
1、日粮中蛋白质饲料过多,生成微溶性的尿酸盐含量增多,导致肾脏排泄功能失衡,造成肾脏发白肿大、花斑肾。严重的可在内脏器官及关节腔内可见尿酸盐沉积。
2、饲料中如果能量饲料配比低于标准时,会使蛋白质代谢受阻,也会造成肾脏内大量尿酸盐沉积,使肾功能受损。
3、由于现在饲料中原料来源不明,原料厂家为使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增高,出现蛋白质掺尿素的现象,豆粕中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加速了尿酸的生成,造成肾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4、维生素A缺乏时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完整性破坏,从而使肾排泄功能不畅,尿酸盐沉积而引起花斑肾。
5、日粮中钙过高,可与尿酸盐结合生成大量碳酸钙结晶盐,不易排泄,造成肾功能损伤。
6、其它因素:食盐中毒、碳酸氢钠中毒、VD中毒和钾离子供应不足都会诱发肾病的发生。
7、有营养原因造成的肾炎建议用药:保肝护肾口服液+鱼肝油多维一起饮水补充禽类体内缺乏的营养素和由于饲料造成的肾炎及损伤。
二、饲养管理因素造成的肾损伤
饲养管理因素造成的肾损伤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1、育雏时棚舍过于拥挤、潮湿阴冷、光线不足,会造成肾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尿酸盐沉积。如果在育雏期就引起肾功能受损,这也是临床上易发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家禽饮水不足,机体脱水,尿酸盐代谢障碍,引起肾肿大。
3、禽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过高导致血液循环负压加重,肾动脉循环不利,长时间就会导致肾脏负担增加,引起功能减退,当机体遇外界病原菌或环境发生改变时,就会引起肾病综合症,治疗起来就相当困难。4、禽舍通风不良,长期缺氧的情况下,也会使肾循环障碍,加重肾负担,造成肾肿发红,严重会出现腹水症。
三、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肾损伤
疾病因素造成的肾损伤也是养殖环节中的关键点。
a)传染性法氏囊炎:由法氏囊病毒引起家禽的一种以侵害肾脏、法氏囊为主的免疫抑制病。临床症状表现:突然增料、排白色石灰水样稀便。剖解症状:胸肌、腿肌有点状或刷状出血、肾脏肿胀苍白,有尿酸盐沉积而呈花斑状,进行性肝褪色,食管与腺胃交界处有点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肿胀发硬,外面包一层黄色胶冻样物,典型的法氏囊肿胀出血呈紫葡萄样,本病是损害免疫器官和肾脏非常严重的病毒性疾病
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家禽的以呼吸道症状和肾脏病变为主的疾病。其中肾型主要是病毒侵害肾脏,导致机体脱水而引起自体酸中毒,最终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临床和剖解症状主要有:鸡只精神沉郁,饮水量增加,排水样或石灰水样稀便,采食量减少,机体逐渐瘦弱,最后脱水衰竭而死亡。剖解:机体严重脱水,肌肉发绀,肾脏极度肿胀呈白色花斑状,输尿管内充满大量尿酸盐,直肠后端和泄殖腔内充满大量凝乳样物,发病原因除外界病毒入侵机体外和自身抵抗力、饲养管理方面有很大关系。如:育雏期温差超过3度就会诱发传支,机体本身抵抗力下降,抗病力减弱时也易诱发肾型传支。
c)温和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毒不但可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且也侵害肾脏,表现为肾肿胀发红,但不会出现白色花斑肾,肾脏内出血严重,导致肾功能衰竭。
d)肾型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侵害肾脏的一种细菌性疾病,是大肠杆菌的一个类型,主要侵害肾脏为主,表现为肾肿大充血或出血。肾型大肠杆菌多与其它型(败血型包心包肝)混合感染。
e)肿瘤性疾病: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等肿瘤性疾病,侵害肾脏表现为:肾极度肿大呈肿瘤样。
f)寄生虫病:鸡白细胞原虫病和组织滴虫病等,有很强的肾毒性,前者会使肾出血入腹腔内,有的在鸡口腔和气管内有大量血液。后者除肾肿有出血外,盲肠内有同心圆状血色干酪样物栓塞。这两种都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侵害肾脏的一种疾病。
四、药物和毒物造成的肾损伤
是药都有三分毒,都会引起肾损伤,但对肾脏损伤较严重的药物有:磺胺类药、氨基糖苷类药、呋喃类药等。磺胺类药物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都会在泌尿道内遇酸结晶析出,使肾脏代谢受阻,损伤肾脏的功能。氨基糖苷类的副作用主要是有肾毒性和耳毒性,如果在肾功能比较弱或发生肾损伤的疾病时在用此类药就加强肾毒性,损害肾脏功能。所以用此类药物时要控制好用量,和用药时期。呋喃类药不易长期使用,有蓄积中毒的现象,肾本身有排毒功效,便加重肾脏负担,久之就会损坏肾脏功能。其它毒物如霉变饲料、过期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素等等。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引发肾病。除了以上一些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也是损害肾脏的不利因素,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针对上述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应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因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对症治疗。本病病因复杂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1、促进尿酸盐的排出:当机体受到以上病原菌侵害,肾功能受到严重威胁,此时肾脏的排毒、代谢功能开始减弱,如对肾损伤严重且尿酸盐沉积较多应先用含西药(乌洛托品)通2天肾然后在用保肝护肾散中药(龙胆泻肝散)进行滋阴养肾、补益中气、降毒增效。即通又补肝肾同治。
2、抗病毒、抗炎驱虫和防止继发感染:引起家禽肾病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有传染性法氏囊、肾型传支、传染性腺胃炎;寄生虫病如白细胞原虫病都会引起家禽肾肿胀花斑。要针对致病因素相应选择抗病毒、提升免疫力、抗原虫药物来消除病因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选对肝肾负担较小的药物比如:头孢类药、氟本尼考、喹诺酮类药物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肾型传支尿酸盐沉积严重可考虑降低饲料蛋白,即在成品料中加15-20%玉米面,以减轻肾脏负担,快速降低死亡率。
3、保护肾功能、调节离子平衡: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大量VA,以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修复受损的肾细胞功能。另外,可用肾肿灵,内含有大量的钾离子等盐类成分,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防止因机体脱水引起自身酸中毒,补充体液。
4、抑制或减少尿酸的生成:可用中药五苓散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秋水仙素、丙磺舒、别嘌醇等成分的药物以减少尿酸盐的形成促进其排出。
5、预防肝肾疾病:预防肝肾疾病的发生,最好使用全价饲料,防止霉变饲料伤肝肾,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不要滥用药物或盲目用药,疾病多发期做好预防用药方案。
6、小鸡引发的肾炎建议标本兼治的肾之好口服液进行服用,配合雏宝(育雏药)进行辅助治疗一个疗程可愈。
小结:无论是成鸡还是雏鸡出现肾炎都不可小觑,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咨询,遵循医嘱及时用药,避免因为疾病造成的损失。
禽病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