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素抱朴中草药小用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州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蒓。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李商隐的《赠郑谠处士》写出了白云青山,顺其自然,令人向往的处士生活。在张翰推崇的生切的鲈鱼鲙中加入广东的桂皮,去除了鱼的腥气;在莼菜羹里,除了加入陆机提倡的盐和豆豉,再加入四川的生姜,增添了羹汤的美味。相对大诗人,李商隐更是是一位大食客。

蜀姜,也就是生姜,在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就被人们用于生活。孔子在《论语?乡党篇》就有一条关于饮食原则的记载:“不撤姜食。”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胜过喝参汤”的谚语。

四川之地阴湿多潮,瘴痢横行,为了克制这些不利的因素,食物中必须加入香辛料。现代川菜的当家花旦花椒,辣椒都是明代以后才传入中国,古代用料最多的,就是生姜和桂皮。为此,蜀人格外重视生产生姜。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本味篇》是记载秦人心目中美食的文章,阳朴正是四川古代的地名。《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兼具健脾开胃、驱寒祛湿、发汗等功效。中医认为,生姜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一般情况下,人体容易染寒气,寒气会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气血运转,如果调整不及时,进入体内的寒气,将会成为疾病的诱因。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定寒凝血滞。停留在关节,容易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常常四肢冰冷,手脚发麻;特别是呼吸系统,产生风寒性咽炎,鼻炎,支气管炎......

夏天毛孔舒张,祛除体内寒气,较其它季节容易,良机错过,秋风一起,陈寒未去新寒又起,病情就会加重。夏日食姜,正是祛除体内湿寒最好的方法。

时正夏日,我们就来看几种美味的吃姜方法

1.腌姜片:生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装瓶。水,糖,白醋,食盐充分溶解煮沸,制成汤汁,加入姜瓶,腌制3~5天,开瓶食用。

2.姜枣茶:生姜去皮削成丝,加红枣、红糖、白开水煮开。适于每天早上服用,排寒补阳。

3.生姜柠檬水:生姜、柠檬切片,加水煮开。装杯后加入蜂蜜,搅匀。促进消化,缓解便秘,加速代谢。

4.姜糖片:生姜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一小撮盐,煮熟。姜片沥干捞出,锅中留半杯生姜水,加入足量白糖熬化,中火熬出姜中水分转小火,至汤汁粘稠拉丝停火。把姜片平铺在烤网上晾晒两小时,在白糖碗里蘸糖,晾晒一夜装密封瓶,想吃就吃。

姜为助阳之物,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利胆健胃,调节男性前列腺机能,治疗中老年性功能障碍,兴奋人体多个系统功能。嫩一点的生姜可以制成咸菜,老的生姜可以做姜汁,熬汤头,常吃姜可以预防感冒,化痰止咳,兴奋提神,排汗降温......

但是,美味生姜也有禁忌。白天阳气旺盛,吃姜有利于促进代谢,所以吃姜最好的时辰是在早上。晚间阴气逐渐旺盛,过多食入,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身体自我修复,长时间有害。所以有“晚上吃生姜,胜似吃砒霜”的说法。

另外,生姜为助阳之物,热盛之人,手脚心发热,目赤,牙龈出血,口干眼干,易燥易怒不宜食用。寒气大,畏冷的人,应该酌量多吃。

生姜宜常吃,不能多吃,一次几片即可,变质生姜一定不能用,生姜变质,会产生一种很强的毒素,容易致癌。

长按指纹订阅国医界







































北京哪里白癜风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yue-pifa.com/xgyy/7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