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6处近代外商码头
广州近期又发现了一批近代码头仓库原址,图为在广州对外贸易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太古仓”,如今仍然是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谭庆驹摄 从广州市文物普查办泄漏,除太古仓以外,广州又发现了一批近代仓库、码头原址。这些遗址足以证明,在上世纪初,广州是全部南中国最大的物流中心。
此次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仓库、码头原址共有6处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分别是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码头仓库、日商大阪株式会社码头仓库、英商亚细亚火油有限公司龙唛码头龙唛仓库和花地码头仓库、英国怡和公司渣甸码头仓库、荷兰商人码头仓库原址。难得的是,这些旧仓库、码头不但大多保存完好,乃至有的现在还在使用。
壳牌石油上世纪初已进广州
如今的壳牌石油可谓大名鼎鼎,其实壳牌与广州结缘,已有百年之久。1906年,壳牌石油的两家母公司―――荷兰皇家与壳牌运输组建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在沙面建立了业务处,并在芳村等地建设了一系列的仓库、码头。位于芳村区的龙唛仓库是亚细亚火油公司在广州最早开办的仓库,长80米,宽32米,总面积2560平方米,如今龙唛仓库码头、办公楼仍存。在普查中,文物工作者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还发现了3座亚细亚火油公司花地码头仓库原址,其附近便是亚细亚火油公司花地油库,现存有四个。
有趣的是,保存下来的亚细亚火油公司花地仓库沙井盖上的图案居然是蚬壳,这也是壳牌石油使用的标志。专家介绍,从上世纪初开始,亚细亚火油有限公司与美孚火油公司、德士古火油公司并称“3公司”,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入石油产品,并构成三足鼎立之势,直至民国27年日军侵占广州时才停业。
日商“大阪仓”仍保存完好
根据《广州港史》记载,上世纪20年代,外国商人争相进军广州港口,日本是其中之一。一样位于海珠区革新路河南港务公司内,与著名的“太古仓”直线距离不过200米的日商大阪株式会社码头如今是河南港务公司的内2码头。与码头同时兴修的还有两个仓库,其中“大阪仓”高约6米,为重坡顶,第一重坡顶的坡檐下有小木百页窗,大门上方当年插旗的旗座至今仍清晰可见,侧面墙上,是长形顶窗户,仓库的大铁门也是旧物。该仓库面积516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30年代。在“大阪仓”旁边,还有一个三角形的仓库,面积323平方米。
与大阪仓、三角仓一同保存下来的,还有1座极富日本建筑风格的别墅楼。他是大阪株式会社当年建造的,楼高三层,高约12米,总建筑面积997平方米,兼有办公、住宿功能。如今该办公楼大致保存完好,不过现已空置,外墙上已布满了各种爬墙植物。
专家指出,距离很近的“太古仓”和“大阪仓”码头可以斟酌作为历史文化史迹保护起来,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将其建设成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荷兰码头百岁钢板仍在使用
可能连许多老广州都不清楚,如今广州港集团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的码头曾是荷兰商人的码头泊位。虽然具体建造年代依然待查,但距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让人称奇的是,码头始建时,那些竖向的钢板桩一直使用至今天都未曾更换,可见质量之精良。
根据资料记载,荷兰码头原有许多老仓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码头建设的需要,这些老仓库基本上被拆建改造,唯一唯一1座幸存下来。文物工作者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仓库已有部份被改动,更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位于白鹅潭附近的英国怡和公司渣甸码头仓库保存状态也不错,共有6座仓库建筑保存下来,高14米左右,如今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