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偶尔感冒咳嗽不止;也许您已是耄耋之年老病相催,动则气喘咳嗽难寐。每当这个时候,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我们轻松呼吸。特别是在这雾霾肆虐的时候,不可忽视、轻视呼吸道疾病,它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而早期预防肺部疾病的重要一步。
危害人们健康的呼吸道(肺)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普通感冒、流感、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肺心病也是常见病,其他还有气胸、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哪怕是小小的感冒,也不可等闲视之。肺和心脏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病情严重时都会影响血液在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氧气交换过程,未经充分氧合的低氧血液可对肺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诱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此外还可通过左心流向全身,不仅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时间久了会出现心肌增生、心肌肥大等症状,导致心脏病、心力衰竭。及时纠正肺的问题,也是在间接捍卫自己的心脏。肺部疾病反复发作而发作次数越多,对肺的损伤越大,我们的心脏也就越来越处于危险边缘。戒烟、减少粉尘吸入烟雾、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保护肺功能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戒烟,是目前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危险因素和延缓其进行性发展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如何保护肺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健康人和慢阻肺的病人的锻炼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锻炼的方式上,健康人可选择高强度的锻炼如快跑、游泳等,但慢阻肺患者无法做剧烈运动。一般应选择强度低的运动,如行走、慢跑、登楼、踏车、清扫、园艺等。?再者,锻炼时间应循序渐进,可以每天锻炼4~5次,每次10分钟。逐渐适应后,再延长时间至每次20~30分钟,每天3~4次。12分钟平地行走测试是较为简单的锻炼方式,同时可以评价全身运动能力的指标。?严重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气功锻炼可以提高呼吸效率。也可以选择社区健身器材锻炼等较缓和的运动。药王孙思邈说: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祛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祛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方法很简单,“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和药物。
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我们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还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后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散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每日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真是一石三鸟,您不妨一试。
“外散风寒”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呈典型呼吸性困难伴哮鸣音为临床特征的常见慢性病。本病多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体内多种因子激发下发病。但其确切病因,迄今还未完全弄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的方法和药物
在中医学中,本病归属于哮喘或哮病。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描述了小儿哮鸣的病因与症候。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述了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发病特点,所制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等,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唐宋时期,无论对本病的临床症候及方药治疗都有进一步的认识。至金元时期,自《丹溪心法》一书开始,将哮喘独立成篇,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观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明代戴原礼就本病病因,明确提出宿根之说。清代对哮病的认识有更大进展,在病因上,李用粹将其概括为:内有壅塞只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在辨证论上,《医宗金鉴》将其分为寒、热、虚、实四类。在治疗上,不少医家根据自己临床实践,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哮喘病是我国内科常见病证,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哮喘病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性喘息等疾病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
陕西兴邦药业生产的复方蛤青胶囊其主要成份为干蟾、黄芪、紫菀、苦杏仁、白果、前胡、附子、五味子、黑胡椒。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味微苦、涩。
功能主治为补气敛肺,止咳平喘,温化痰饮。用于肺虚咳嗽,气喘痰多,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喘息性气管炎
现代药理学发现复方蛤青胶囊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浓度、减低心率并消除水肿与呼吸困难的作用;松弛气管平滑肌;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兴奋呼吸,抗过敏;
中医认为复方蛤青胶囊具有温补肺肾阳气、平喘、祛痰、止咳、自我修复,恢复健康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