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源
-ok
知艾者缘,善灸者丽新朋友也可点击上方蓝字“艾丽源美业” 《内经》还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
夏至节气里阳气最盛,也是阳气最易受伤之时。现代人因为不具备正确的养生方法,往往使最需要养护阳气的时节变成了折杀阳气的时节。
如,因贪凉而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使得阳气在该生发的时节不能正常生发;又如,过食冰激凌、冰西瓜等寒凉之品,使寒邪直中脏腑,中脘阳气大伤。
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至后开始雨水增多,人容易生寒湿、湿热类疾病。
三伏养身三剑客---艾灸、熏蒸和药浴
1、艾灸和天灸,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是千年中医传承的外治疗法的一種,“冬病夏治”的传统中医治疗手段,用途非常广泛。主要防治:月子病后遗症,慢性支氣管炎体虚易感冒四肢寒冷免疫低下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气血虚症以及风寒湿痛等症。三伏养身--熏蒸、药浴
2、中药熏蒸和药浴
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苗族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三伏天结合药性、热力和自然天气的气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3、药浴(瑶浴)
瑶人常年生活在深山中,阴暗潮湿、蚊虫肆虐的地区却没有风湿病、皮肤病、妇科病。
瑶族药浴可以防治百病,特别是风湿,妇科和皮肤,伤风感冒;无病者药浴可以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滋润皮肤,促进睡眠,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肌能。
三伏天结合药性、热力和自然天气的气机,既能缓解暑气的疲劳感,补充身体正能量,还能美容护肤,使皮肤红润,光滑细致,头发乌黑,精神矍铄。
调理时间表三伏天有什么小常识吗?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三伏天炎热潮湿,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夏季养生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食补”。在这其中,“多酸多甘、补气去火、多果蔬”又成为夏季食补的重要原则(如:菠萝,西瓜,桃子,苦瓜,西红柿,胡萝卜,柠檬等,当季水果。)晚睡早起睡午觉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忌夜卧贪凉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下面介绍冬病夏治针对的几种病症,
艾灸简单治疗法:
祛除湿气
身体湿气重的6个表现:
1、头部:当湿气首先侵蚀的时候,头部是首先会反应出来的部位,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除湿气,祛湿健脾,是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热门的话题。
2、关节: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3、消化效果: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4、小便及妇女带下,而且大便也会表现的比较稀: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健脾“化湿”。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经典。
5、舌苔: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6、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湿和寒气纠结在一起就形成寒湿,湿和风纠结在一起就行程风湿,所以单纯祛湿是比较难的事情
取穴:作用:
关元穴------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命门穴-------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中脘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足三里穴: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肩颈痛(空调病)
夏至时节,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然而走到室外时又瞬间感受强烈的热流,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
因为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所以,当人受寒时,肩颈部最先出现不适,且此处不适的感觉最重。
建议不要一味贪凉,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5°C或25°C之上,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并适当按摩肩颈部。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暑湿证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可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散寒祛湿来解除。
宫寒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后错、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不妨也趁夏至阳气旺盛时赶紧艾灸,温一下自己的阳气吧。夏至阳气最旺时,艾灸治疗可是比平时效果提升N倍哦~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咳喘
对于慢性咳喘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也可以在夏至时做艾灸或三伏贴来进行治疗。不少患者因在此时治疗而获得明显效果,甚至痊愈。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皮肤病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杜绝皮肤病的重要点在于:保持居室整洁和自身清洁,天气晴好时,应勤晒衣物、被褥,不给致病生物营造生长环境。
饮食清淡,尽量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对于婴幼儿,应保持其皮肤的干燥,防止湿疹等疾病的诱发。
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缓解和治疗(但仅限于寒湿型)。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熏蒸与瑶浴(药浴)同样能起到上面的作用,同时舒适度更高,还能缓解全身疲劳,更能祛病的同时美容护肤,舒畅心情,近年来也逐渐兴起。
欢迎各位顾客亲临本公司加盟店,体验艾灸、熏蒸与药浴(瑶浴)疗程三伏天祛湿、祛寒、祛风养生疗程,给你一个养生健身强身的火热夏天!
VIP顾客更有李静老师亲自到店给您定制专业治疗方案!(具体时间详询店家,以老师下店时间为准)
中级针灸师李静老师到店坐诊(脉诊、正骨),准到你尖叫!
如您有肩颈疼痛、腰腿疼、关节疼痛、失眠、浑身无力、月经不调……亚健康问题,都可来本院进行全面的调理!老师最擅长痛症等疑难杂症,越严重的问题,效果越好,一次见效,欢迎亲自体验中医神奇效果!
凡有幸老师亲自诊断者当天可免费体验中医疗法一次,因预约者较多,请提前与本院联系!(以中医专家安排时间为准)
Kyani与尿毒症的病因与解决方法滨泰置业11月大事除了剁手节还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