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往期回顾
◆深度探讨
鸡常见疾病之气囊炎!!!
◆给鸡打针的注意事项,记得收藏啊!
◆为什么散养土鸡球虫反反复复?治疗防治上如何选择?
近期接连在市场上服务,看了很多的疾病,发现很多大家可以避免却因为不懂、忽视、认为用上药就万事大吉等原因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说实话,我看到这些情况,感觉非常的可惜,本来好好的能赚到钱,却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导致了亏钱,拿一个对你们来说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是养殖的头号杀手的疾病“腺肌胃炎”来说,我为什么说这个病呢?这个病从年流行,一直到现在,几乎95%的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腺肌胃炎,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他的发生与防控。
拿肉鸡来说,现在市场上10家有7家会有腺肌胃炎,不要说没有,这是市场调查得出来的数据,这是全国大环境造成的,全国都有这种现象,但是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忽视了这个问题,这7家中拿1家来说,假如他养了只鸡,得了腺肌胃炎,每只鸡最少影响0.5斤的生长,这是最少的,那么只鸡就会影响斤鸡,按照每斤3.5的价格来说,那毫无疑问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损失了元,这是按最少的来说的,如果每斤4元,一批鸡就是2万元,损失的都是纯利润啊,更可怕的是,腺肌胃炎影响的不单单是每只0.5斤的增重。
腺肌胃炎对你的另一个威胁--免疫抑制,小鸡到舍内,得了腺肌胃炎,不但影响鸡的生长,还会侵害鸡的免疫器官,大家都知道鸡的体内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就是鸡身上的胸腺和法氏囊,也就会造成鸡的免疫底下,直观的表现,就是我们看到的鸡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羽毛厚,做疫苗抗体上不来,就发呼吸道,发病,得了病用药效果不行,后期各种病都发,这个病只是一个引子,通过这个病会继发其他多个疾病,最终提前出栏或者料肉比高,这就是腺肌胃炎造成鸡免疫抑制造成的,就和人的艾滋病一样,侵害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代谢障碍。这个病你该注意吗?有理由忽视吗?
此病不仅肉鸡有,、土鸡、蛋鸡、麻鸡都存在!
那么腺肌胃炎,是咋来得呢?
腺肌胃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因+病因)共同作用导致的腺肌胃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症状,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一)传染性因素
种鸡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递给雏鸡,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呼肠孤病毒、鸡贫血因子等造成肉鸡腺胃肿胀、肌胃角质层糜烂、法氏囊、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缩,并造成鸡群的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继发感染,造成鸡群发病率升高。
沙门氏菌病以及魏氏梭菌感染也会造成肠道肿胀、出血,肠粘膜脱落,严重时并有卡他性及纤维性假膜,也能够导致腺胃肿胀、肌胃出血。
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炎型)病毒感染能够造成鸡群腺胃肿大,采食下降,机体消瘦。
眼型鸡痘引起的眼炎也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夏秋季节鸡痘发病比较严重,腺胃炎发病率也较高,夏秋季节在腺胃炎发病率高的地区,往往先发生眼炎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禽腺病毒也会造成肉鸡免疫器官萎缩,也容易继发腺肌胃炎的发生,造成腺胃肿胀。
如何确认鸡雏先天是否腺肌胃炎严重?
方法是:刚到的1日龄雏鸡,在没有吃料喝水以前,解剖并观察鸡内金,正常情况下,现在的鸡内金是发育不完全的,这属于正常的,但鸡内金上有发黑或出血,这就属于不正常的了,说明鸡苗在孵化的时候已经受到了损伤。
(二)非传染性因素
霉菌感染和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在动物机体中可以长期长时间储存,并且在体内表现为累计效应,毒素长时间储存在体内,造成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层脱落易剥离,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层下形成出血性溃疡。而且霉菌毒素能够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容易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家禽,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饲料营养不良,尤其是饲料中生物胺,日粮原料中鱼粉、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保存不当,很容易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生物胺,造成机体酶代谢的抑制,引起胃酸分泌过剩,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
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尤其是缺乏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导致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使蛋白质变性,酶和激素失活,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家禽代谢失常,发生肌胃粘膜黏连,肌胃糜烂。
高浓度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地刺激作用,大量吸收后损害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导致腺胃黏膜出血,肌胃溃疡。
解剖这一点也很重要
俊公子建议所有的养殖户都买一把剪刀,用来解剖,因为腺肌胃炎主要病变在腺胃和肌胃,平常解剖也能让自己心里有个数。
剖检症状:腺胃肿胀如球状,呈乳白色,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粘膜肿胀变厚,乳头界限融合,腺胃壁增厚、水肿,用指轻轻挤压可挤出乳状液体;
肌胃内膜出血、增厚、变硬易开裂,严重的出现火山口样的溃疡甚至肌胃穿孔。
胸腺、脾脏及法氏囊等免疫器官严重萎缩;
肠壁变薄、出血,肠道黏膜脱落并充满未消化的饲料;
胆囊充盈呈暗绿色,胆汁外溢,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粘液。
扫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