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是古来称万病预防退治的神医药草。《本草纲目》等记载艾叶药性温热,味苦辛,归脾经、肝经、肾经,通12条全身经络,祛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因脱,逐湿邪气。英语称艾叶为“mugwort”,此语源为“魔法的药草”或“魔法师的药草”之意。或别称“motherwort”,是“母亲的药草”之意,即对妇人疾患最好的药草之意。艾叶含有各种无机质、维生素及精油成分等,是人体所需有益营养成分丰富的多年生药草。艾叶里维生素A、B1、B2、C等及铁、锰、钾、磷等各种矿物质及抗癌叶绿素等含量丰富,是天惠的无公害碱性植物,它能改善酸性病毒体质,强化免疫力。而艾灸,是将艾草药效发挥的最大化的最有效地医术。可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祛风湿、止疼痛,御外邪的奇效。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人在运动或者劳动后,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这是因为运动中肌肉产生了大量乳酸,而艾条可以快速地减少乳酸的积累,缓解疲劳的产生。艾灸还能促进颈项部盒头部的气血运行,改善由于气血不能上达造成的失眠、健忘。2.排毒养颜,美白润肤皮肤疾患主要与肺有关。肺主皮毛,肺又为娇脏,很容易感受外邪,一旦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则人的皮肤和毛发都会受到伤害。养颜美容必须要调理肺脏,只有肺的胜利功能正常,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肤质,延缓衰老。艾灸是天然和绿色的养生方法。燃烧后的艾叶发出芳香气味,经鼻吸入,通畅气管,泌润心肺,其挥发出来的精油直接作用于表皮,加快体内气血运行,促进体内垃圾和毒素的排出。若有针对性地施治于人体经络特定穴位,还能缓解某些劣质化妆品的副作用,排出铅或一氧化碳废气,维持皮肤的保水、保湿功能,达到调理肤质养护肌肤的目的,使女性由内到外的散发健康和自然美。此外,据现代生物分析,艾草含有侧柏酮、多种酶、胆碱、蒿淀粉等多种成份,艾草的根、茎、叶全身都是宝,对皮肤美白、补湿、抗老化、去皱、改善青春痘、预防酪氨酸酶氧化、预防肌肤敏感等均有良好调理功效。3.清除冷感,改善性功能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需要依靠气血的温煦、濡润、滋养以维持生机。通过艾灸对人体产生温经通脉的作用,可以对男、女性生殖器官养护,激发男性和女性自主雄、雌激素分泌水平,从而达到以下功效:养护卵巢,改善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性冷淡、皮肤粗糙、失眠、记忆力减退、更年期综合症等。调养子宫附件,改善由于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移位等造成的下腹坠胀、宫寒不孕及性功能下降。养护乳腺,预防和调治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肿瘤等。改善和调节男性性功能,如遗精、阳痿、不育及前列腺疾患等。4.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取穴施灸时,艾燃烧产生的红外线可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效应,同时激发人的经络感传现象,促进经气运行,产生循经感传,为正常细胞、免疫活细胞及能力缺乏的病态细胞输送活化能,同时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人体的免疫力,抑制人体内细胞的衰老。经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发现,艾灸的调理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以及人体机能的综合调理等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艾灸可以治疗四百多种疾病,而且疗效确切。神妙的艾灸还能预防治疗各种慢性疾患和全身病,其临床事例如下:除去体内恶臭,动脉硬化,血压调节,口腔炎,宿醉;促进高脂血症者的脂肪分解,防止肥胖;并能安胎温子宫,顺调气血流通,利肝胆等五脏六腑;湿疹,肿胀,疥癣等各种皮肤病;腹部冷痛,腹部胀满,四肢无力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痢疾,泄泻;筋肉痉挛,四肢痉挛,颜面痉挛,四肢麻痹,颜面麻痹,全身麻痹,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呙斜;月经不顺,生理痛,崩漏,冷带下症;不安焦躁感,强迫观念,恐怖感,阳气虚弱,多梦,不眠症,癫痫,癫狂发作,尸厥,全身强直,疝痛,头痛,齿痛等神经系统病患;胃癌,肝癌,胰脏癌,肺癌等各种癌症;肿瘤,癞病,梅毒,淋疾,脑肿瘤,白血病,痛风,咳嗽,发汗,解热,支气管炎,喘息,肺结核,肺炎,感冒,利尿,妊娠中毒症;全身浮肿,子宫肿瘤,筋肉麻痹,各种炎症,肾脏结石,黄疸;各种呼吸系统疾患,脚气病,补血强精作用,过食,消化促进,呕吐,眼充血,日射热病,打嗝,慢性胃炎,头皮屑,圆形脱毛症,秃头,不孕症,瘊子(各种疣),自汗,盗汗,连珠疮,瘰疬,恶心,腰痛,胃炎,急性食滞,气滞,耳鸣,耳聋,失语症,言语障碍,中耳炎,蓄脓症,咽喉肿痛,痔疾,刺伤,吐泻,霍乱,痛经,扁桃腺炎,慢性疲劳,疟疾,肝炎,肝脏解毒;利尿,促进体内各种异物质、宿便等毒素排出体外,脂肪肝,间歇热,健胃,结核热,化脓性肿胀;新鲜艾叶汁外用,咬虫蛇毒、外伤救急时简易解毒;勃起不全,性冷感症,淤血,打扑伤,风湿关节痛,全身疼痛,冻伤,产后痛,胆囊炎,胆囊结石,肾脏炎,膀胱炎,膀胱结石,促进胆汁分泌,肝硬化,腹水,神经衰弱,火伤治疗,促进皮肤细胞再生,防止老化,健忘症,痴呆,痰多,胸痛,郁火病,忧郁病,心火病,寄生虫驱虫剂,抗菌杀菌作用,便秘症,脊髓神经麻痹,热病,蜂毒解毒,恶疮,大肠炎,被放射线损伤细胞,抗炎症,健脾胃,虚寒痛症,不省人事,血毒,元气不足,视力强化,保进新陈代谢,自生力强化,自然治愈力向上,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加,免疫力增强等等。
冬病夏治三伏灸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我们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外散风寒”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艾灸了。艾灸的疗效:疏散风寒,活血散血,温通经络,祛风除湿,固摄冲任,消淤散结,;培补脾胃,强壮元阳;强身保健,祛病延年”,所以艾灸冬病夏治效果甚好。艾条灸中又以悬灸最为安全和有效。悬灸即为悬空施灸,不用针、无接触、无伤害、无副作用。好发于冬季的疾病一般属于寒邪类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女性宫寒、男性泌尿类等疾病,均在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范围。三伏天时间:今年冬病夏治三伏灸开始了,年三伏灸的最佳时间。备伏年7月08号----7月17号初伏年7月18号----7月27号中伏年7月28号----8月06号末伏年8月07号----8月16号
亲爱的家人们,伏天已经开始倒数了,一缕阳气,洒向人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