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一个变种,对鸡的肾脏有好嗜性,耐低温不耐高温。因此本病常在冬季流行,秋末和春初亦常见,夏季较少发生。主要经空气传播,一旦感染非常迅速。
一、发病日龄
主要集中在20-40日龄左右的肉鸡,但也有早期3日龄感染的个别病例。
发病日龄过早,除了与鸡舍环境的严重污染外,极有可能与种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关。因种蛋消毒不彻底,病毒通过蛋壳而感染早期鸡雏。
其主要发病原因如下
(1)温度忽高忽低,鸡群受凉这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传支是条件应激病,温度过低,鸡群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传支。
(2)通风不良或通风过大冬春季节,由于鸡舍条件的限制,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常常倾向于保温而减少通风。这样会导致鸡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对眼、鼻、气管黏膜造成损伤,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起发病。
我们常常认为通风不良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现在的标准化鸡舍,通风过大也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
(3)密度过大密度过大会造成排泄物多,氨气等有害气体增多,环境不好控制,密度大,对于鸡群是强应激,会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引起传支。
(4)疫苗选择不当或免疫不到位传支的预防主要依靠冻干苗,传支疫苗免疫常常采用喷雾或点眼滴鼻方式,喷雾要注意喷雾的剂量与时间,确保群不漏一;点眼时必须鸡只眨眼后,滴鼻时必须堵住另一侧鼻孔,待吸进后才能将鸡放下。
二、发病后出现的典型症状
一般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呼吸道症状期。发病急,从最初只有几只鸡表现呼吸道症状,气管啰音、打喷嚏,后迅速波及全群,一般3~4天呼吸道最为严重,60%~70%的鸡甩鼻、呼噜、无流泪肿脸现象,采食量基本维持原量。解剖时多表现为气管黏液增多,其他病变不突出。
第二阶段:假康复期。第5~6天后呼吸道症状减轻乃至消失,出现假康复现象。鸡群无异常表现,似乎“恢复健康”。解剖时各个器官无明显的病变。
第三阶段:花斑肾症状期。假康复1~2天后粪便变稀,白色尿酸盐稀便逐渐加剧,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白色稀粪,后出现“哧哧”的水便急泄现象,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
病鸡表现聚堆、精神萎缩、羽毛蓬乱无光泽、采食量减少,逐渐出现死亡。病鸡眼窝凹陷、脚爪干瘪,皮肤干缩、紧贴肌肉,不易剥离。死亡鸡只典型表现:两腿卷缩趴窝,尸体僵硬,呈“速冻鸡”现象。
剖检:胸肌和腿肌发钳、脱水,泄殖腔内充满尿酸盐。肾脏肿大数倍,黄斑状,输尿管、肾小管充满白色的尿酸盐,俗称“花斑肾”。出现花斑肾症状后,死亡率迅速上升,经济损失严重。
临诊时注意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肉鸡痛风,是因蛋白或劣质蛋白过高引起,没有流行性,没有呼吸道症状,有时可见关节肿胀,大群有瘫痪现象:
传染性法氏囊炎表现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胸肌、腿肌有出血现象:
温和型禽流感的某些禽流感毒株可引起花斑肾现象,但同时还具备相应部位的出血。
肾传支很少见到各种出血现象,肾传支的鸡群喝水大增,而禽流感的鸡群喝水量增幅不是太大,通过问诊可以区别。
三、防控治疗措施
对肾传支多发的地区,可以在鸡20日龄左右,再加强一次肾传支的免疫,免疫的疫苗应含有肾传支的疫苗株,如Ma5、28/86等,最好使用多价苗,至少应与第一次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毒株有所区别,以尽量扩大疫苗的保护范围。
发病后应避免一切应激因素,保持鸡群安静:提高舍温2~3度,加强通风换气,夜间应适当亮灯,让病鸡适当活动饮水:避开任何伤肾药物的使用,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等: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全价饲料中加入20%~30%的玉米糁,并添加适量鱼肝油。有条件的鸡场多补充玉米和青菜:每天1~2次带鸡消毒。
鸡群发生肾传支后,一是考虑使用肾传支多价疫苗3倍量饮水:二是可使用利尿消肿和析解排泄肾脏输卵管尿酸盐的药物通肾肾宝,最好是刺激性刺激作用小的中药制剂,以减少死亡。且不可胡乱用药,更不可一味依赖抗病毒药物,耽误病情的同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年春江苏养殖场本人亲历案例
在江苏某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共9个栋10万只鸡,在15年2月29日进鸡,先进5栋,3.1号又进4栋。雏为山东益生,刚来时雏很好,一切健康。在第8天免疫过后,没用呼吸道药及时预防,加之扩群引起应激,发生呼吸道症状,先是甩鼻,后有个别伸勃呼吸,及时用了呼吸道药后有所好转。在14日龄左右,准备下次扩群时,应提前预温3天在扩群,但在预温到第二天时,老板早上9点来时,正是温度变化之时,因管理只有两个人,没来得及调温,老板以为是温度过高,让赶紧扩群,导致温度没达到预计温度,前后受热不均衡加之扩群间数过多,从而受凉引发呼吸道,初期表现甩鼻,发展大群,粪便为黄白水样,饮水剧增,机体消瘦。技术员解剖死鸡确诊为肾型传支,因当时只有一栋提前发现,并为引起重视,只是给这一个栋用药治疗。用完通肾药10天左右才恢复好转。另外有3个栋,在别的栋10天左右到20天上呼吸道时,前3栋晚上去听,呼吸正常,并无呼吸道发生,在21天时,老板为节省烧煤开支,让提前把炉子给灭掉了,当时因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温度能保证,通风量也可以保证,然晚上温度很低,又没炉子给鸡舍供暖,导致舍内温度达不到保证,通风量也很小,从而受凉引发呼吸道,前其只有个别的有甩鼻,后发展大群,以为是慢性呼吸道,技术员开了3天的呼吸道药后,用到第2天时,伤亡由原来的几只上升为20多只,40多只,60多只。
临床症状:开始有少数鸡只出现呼吸道症状,呼噜、咳嗽、甩鼻,尤其晚上呼噜声明显,粪便较正常,两天后鸡只出现零星死亡,大群鸡精神尚可,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缩颈乍毛,离群呆立,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喜饮水,很快全群发病,鸡群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病鸡出现严重腹泻,排黄白色稀粪,饲料样粪便增多,鸡舍内氨气味增大。
病理变化:大部分病死鸡干瘦、机体严重脱水,鸡爪干瘪,肌肉发绀;气管、支气管充血或出血,喉头、气管内有淡黄色黏液。典型病变是肾脏高度肿胀,多数呈斑驳状的“花斑肾”,输尿管增粗,内充积白色水样或粥样尿酸盐;个别病死鸡在腹膜、心包膜及胸膜上也有大量尿酸盐沉积;泄殖腔内积有大量白色石灰样稀粪。
小结:
1、.做好鸡舍的保温通风,不要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温度的重要性。
2、.做好消毒工作,每周用温水进行带鸡消毒,切断传染源。
3、.发病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