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冬病夏治rdquo马上

医院订阅哦

小暑后很快就进入三伏,各种宣传都在强调让大家在三伏天「冬病夏治」,要赶紧利用伏天阳气盛极这一段宝贵的时间进行治疗。作为炎热高温酷暑给我们带来的一个福利,很多人也都会抓着这段时间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然而说到为什么要在三伏天治疗的原因,很多朋友可能都没法说清楚。

1

“冬病”为何要在夏天治?

“冬病夏治”的理念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养夏阳”和《素问·六节脏象论》的“长夏胜冬”。可以说,冬病夏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治未病”的预防理念的应用。

正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治好是很困难的。寒气下沉并积聚,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中医认为: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的特点,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药物,天人合一,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2

冬病夏治怎么治?

传统中医冬病夏治方法有很多,针灸、天灸、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熏洗、药浴等都是冬病夏治的手法。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今天深受人们追捧的三伏贴来源就是古代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天灸,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种,取每年夏天的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治疗,所以又称三伏贴天灸。天灸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后来,清代医家张潞《张氏医通》里,将三伏贴用于治疗哮喘及冬季易发疾病。因三伏贴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所以流传至今。随着近些年中医优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三伏贴的热度越来越高,这种简便易行,节省时间的治疗方法,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3

今年的三伏贴你一定不要错过哦!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此时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毛孔最为开放,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三伏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与以往不同,今年三伏贴需要贴4次。具体时间为:

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贴时间:

年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贴时间:

年7月26日—8月14日(10天)

末伏贴时间:

年8月15日—8月24日(10天)

预约

4

哪些病症适合“冬病夏治”三伏贴?

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5

专家提醒冬病夏治切莫乱贴三伏贴

虽然三伏贴热度一直在升温,但是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不是人人都能贴的。一般来讲,三伏贴最适合阳虚或者气虚体质的人。阳虚或气虚体质的人,因为自身阳气不足,通常较别人更易恶风怕冷,属于虚寒体质,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而湿热体质的人,本身就内热很重,如果还贴热性较强的“三伏贴”就等于“火上浇油”。专家提醒,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不能包治百病。

目前网上有很多敷贴产品,可以网购回家自己做“冬病夏治”。专家提醒,“冬病夏治”属中医外治法,涉及到医疗操作是否规范,取穴是否正确、贴敷方法、贴敷时间等,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冬病夏治”。必须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疖疮或有破损者、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体质壮实易上火者均不宜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也只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每位患者都应根据自身状况而定,切勿盲目跟风。

文字:顾医森

美编:齐小美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yue-pifa.com/bqzd/13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