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当并发肺气肿时,除有咳、痰、喘等症状外,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起初仅在劳动时气促,随着病情发展,以后静息时也感气短。
为了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应该重视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养生保健。唐代孙思邈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不愈,后乃用药尔。”这说明治疗疾病,需先用食疗,若食疗不效,再用药治。导出了“食治先于药治”的基本治病思路。
少食肥腻之品,多进清淡之物。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的形成与饮食关系密切。长期过食肥腻之物,以致代谢障碍,使水谷精微化生痰浊,积聚体内,形成肥胖。肥胖多致气滞湿阻,湿聚为痰,故少食肥腻之品可减少痰浊,而清淡利湿之物能健脾益气,去湿消痰。故凡动物脂肪含量高的如猪肥肉、海产品、鹅肉、鸡肉等,不宜多吃或禁吃:而淡渗利湿之品,如冬瓜、萝卜、笋、荸荠宜多食,并配制成各种菜肴,为饭焐萝卜(煮饭时与萝卜同蒸)、清煮春笋(鲜笋煮熟,剥壳后加调料佐餐)是既可化痰止咳,又富于营养的菜谱。
选食治痰之品,少食滞痰之物。日常许多食物本身有化痰止咳之功,对支气管炎有一定治疗效果,如白果的化痰定喘、雪梨的润肺止咳、北瓜的止咳消痰、金橘饼的理气化痰、百合的益肺润肺、胖大海的利咽消痰、银耳的补肺止咳等等,这些治痰之品可多选用,如银耳百合羹、白果大海汤等。有许多性温助热,黏腻呆胃、荤腥发物是滞痰、生痰之物,如带鱼、臭豆腐及高糖、高脂食物,不宜多食或禁食。
多用清蒸煨炖,少用油炸煎爆。清蒸、煨、炖的食物原汁原味,不但营养物质不流失、不破坏,而且无油腻之弊,爽口清润,不生痰浊,如清蒸河鳗、清炖甲鱼、煨银耳羹、炖莲子羹、熬百合粥等。而油炸煎爆之物,油重味浓,高脂高糖,易生痰瘀,故不宜选用。另外油炸等油腻食品,不易消化,易生内热,煎熬津液,可助湿生痰、阻塞肺道,导致咳嗽、气喘加重。
忌食辛辣海腥发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吃后可助热生痰,并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局部水肿,而咳喘加重。变态反应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而鱼、虾、蟹和禽蛋类、鲜奶或奶制品又是常见的过敏源。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忌食这类食品。
另外,不宜进食含气和产气食物,如地瓜、土豆、韭菜及未加工的黄豆制品等,这些食物进入机体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在未排出前,使胃肠胀气,横膈抬高,从而使肺活动受限,对慢支患者的康复不利。
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